时间: 2024-07-28 22:58:05 | 作者: 小九直播杏彩体育
深秋的苏州工业园区,全球高速光通信模块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创科技”)的生产线上,公司与中科苏州智能计算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智算研究院”)深度合作的智能检验测试平台正在试运行。旭创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杜寅超表示,“第一期合作比较成功,已积累了一些运行数据,目前在进行二期开发,预计2023年中完成。”
“实验数据表明,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智能表面缺陷检验测试精度已达到95%,每小时能检测150个工件。”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机器视觉项目组负责人张杰表示。
据中科智算研究院总经理助理张小燕介绍,该院作为中科院计算所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合作项目在苏州国际科技园落地以来,不断快速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市场化进程。其中,计算机视觉团队针对工业场景,研发了多款缺陷检验测试设备,解决客户的实际的需求。在产品质检中,设备能有效检测出客户的产品缺陷,有效代替传统的人工目检方式。
同时,针对复杂的应用场景,提供三维重建与测量技术,解决产品的高度、深度测量及表面凹凸检测等工业难题。除此之外,推出一个通用的深度学习平台,能够一键式自动化处理检测、分类、分割三大视觉任务,提供良好的数据管理,算法生成、训练、测试、部署等服务。与旭创科学技术合作开展的质检项目,针对高反光高透明的极微小元件上的多种缺陷,达到准确,快速,稳定的检测效果,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此合作项目成功申报了2021年园区人工智能标杆示范项目。
在苏州国际科技园,活跃在产学研一线的“中字号”科研国家队,并不止这一支。在科技园落户的“中科苏州机器视觉技术研究院”是中科院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并在科技园落户的另一个院地合作项目,该院的机器视觉研发技术和市场化进程更快。最近,该院与园区科技公司合资成立的高科技企业“中科行智”发布新品——“行智π”视觉控制器,针对客户对于视觉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和解决方案需求,“行智π”主打超高的性价比、高度集约化、小巧轻便三大优势,可满足实时定位、测量、缺陷识别等各类功能,为用户所带来高效、优质的服务体验。事实上,“中科行智”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以来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已连续发布多款智能检测的新品,为本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SISPARK的精心组织下,中科行智与业内专家共同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和产业深度交流。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中科行智董事长彭思龙告诉科技园新闻中心,中科行智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方面都在加速推进。其中,重点应用于半导体和高端光电检验测试领域的亚微米到纳米级精密测量工具——白光干涉仪将于近期发布。在市场方面,中科行智正在利用其在机器视觉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相对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赛腾股份、荣旗科技、凌云光等多家高科技制造企业组织深度合作,同时,正在与多家智能制造企业组织深度交流。预计到今年年底会有新的大额订单。
在科技园,“中字号”的科研国家队充满了创新的朝气。刚成立一年的长三角中科先进光电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长三角光电所”) 产学研合作和市场化运营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该所产业化平台总监周怡雯告诉我们,长三角光电所在这里落户一年来,一方面继续加快研发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和产业化平台的建设步伐,其中,作为研发平台之一的光学加工检验测试平台建设方案已通过专家评估;另一方面,市场化运营也有了初步成果。其中,针对冶金行业光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部分项目已经立项。未来,研究所还将完成用于航天科研的高精密光学镜头的研发任务,填补国内空白。
长三角光电所规划的首批可快速产业化的重点项目包括高精度动态干涉仪、压电陶瓷元器件和超光滑SIC反射镜和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偏摆镜等三个项目均已入选苏州工业园区2020年第二批领军人才项目(孵化称号),并且确立了具体的经营目标。其发展愿景是在5年内推动产能转移,承接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15个以上的企业,外引内孵5个营收破亿的光电技术企业,贯通园区建立完整的光电产业链,带动市场规模超500亿元的相关产业。自此,光电所也是继中科院计算所、自动化所和技物所之后,第4家落户苏州国际科技园开展合作的中科院旗下科研机构。
另一家“中字号”科研机构——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在科技园成立的“中科技术物理苏州研究院”的科研工作和产业生态建设同样斩获颇丰。
近日,该院承担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傅里叶中远红外高光谱参考载荷”研制及国内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专家觉得,这一项目的研制成功,对于研究在轨仪和地面测量仪数据特征,提升在轨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意义重大。
中科技术物理苏州研究院承担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傅里叶中远红外高光谱参考载荷”研发团队成员
据介绍,该研究院整合苏州工业园区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产业、技术、人才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转化,以国家重大战略及产业应用需求为目标,建设以红外、光电系统、遥感应用等航空航天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
此外,中科院技物所苏研院还成功孵化了多家高科技初创企业。其中,遥感大数据平台企业——“云遥动力”专注于打造国际领先的云计算环境下遥感数据加速处理的PaaS基础底座, 并以生态平台建设为目标,形成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持续迭代的算法应用生态、行业SaaS服务产品和大众服务产品。目前,云遥动力的平台已基本建成,开始对接应用需求做项目。
技物所苏研院的另一家孵化企业——飞索航天同样可圈可点。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整合了除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以外卫星制造核心技术团队的初创企业,能自主研制宇航级别国内高水平飞轮、光学姿态控制敏感器、光纤陀螺等核心部组件并直接产业化,地面测试系统全自组研制并拥有全知识产权。通过自主产业链打造,可以有效降低国产行业级卫星的研制成本。
苏州国际科技园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本身就是科研“国家队”云集的战略新兴产业高地。多年来,园区聚焦源头创新,加速布局各类重大创新平台,集聚了一批“国字号”科研院所,显著提升了高端创新人才汇聚力和核心关键技术自我供给力。
在这其中,苏州国际科技园作为园区开发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科技载体,高度重视与大院大所——尤其是“中科系”的科研机构开展密切合作,持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的合作模式。
经过多年发展,“中科系”已成为助力苏州国际科技园抢占产业先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苏州国际科技园内的中科系研发机构和孵化企业、关联企业已超过50家,这批“中科系”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慢慢的变成了活跃在苏州工业园区新兴起的产业第一线的重要创新力量。
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国字号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搞院地合作,其基本思路就是设立分支机构,而科技园落地的“中科系”都有着健全而专业的企业化运作,这是真正把科研推进到产业的最前沿,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创新的“战役”。